严关百尺界天西,万里征人驻马蹄。
飞阁遥连秦树直,缭垣斜压陇云低。
天山雌削摩肩立,瀚海苍茫入望迷。
谁道崤函千古险,回看只见一丸泥。
这是晚清著名的爱国人士林则徐在发配新疆伊犁,途经嘉峪关时,对这“天下第一雄关”发出的由衷赞叹。
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。这里地处河西咽喉之地,南接终年积雪的祁连山,北连连绵起伏的马鬃山,西靠平坦的戈壁大漠,东临酒泉盆地,地势十分险要,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同时,嘉峪关也是古代“丝绸之路”的交通要冲,是明长城西端的起点,因此嘉峪关素有“边陲锁钥”、“河西重镇”之称。
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(1372),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,因其地势险要,建筑雄伟,因此又有“天下第一雄关”的美誉。
现在的嘉峪关关城以内城为主,周长640米,面积2.5万平方米,城高10.7米,以黄土夯筑而成,西侧以砖包墙。东西城垣开门,东为光华门,意为紫气东升,光华普照;西称柔远门,意为以怀柔而致远,安定西陲,两门均筑瓮城。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、敌楼、角楼、阁楼、闸门楼等共14座城楼,用途不一,是长城众多关城中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座。
在西瓮城门楼的后檐台上有一块“定城砖”,说起这块砖,还有一个精彩的故事。当年明朝洪武皇帝坐镇南京后,派大将冯胜主持修筑嘉峪关。而负责工程材料发放的朝廷官员朱蔚有意刁难,要求在嘉峪关修筑前,所需材料一次报准,一块也不能多,一块也不能少。当年建嘉峪关的工匠中,有位技术超群、精通九九算法的易开占师傅。他向朱蔚说:“共需999999块砖。”朱蔚冷笑道:“砖如数给你,若多一块少一块,拿你治罪。”工匠们披星戴月、日夜施工,终将气势宏伟的雄关矗立在茫茫戈壁上。工程毕,恰恰仅剩一砖,易师傅将此砖放在西瓮城门楼的檐台上。朱蔚见了吼道: “多此一砖,你可知罪?”易开占胸有成竹地说:“那是定城砖,若要去掉,嘉峪关城就会倒塌!”不学无术、昏聩逞凶的朱蔚半天回不过神来,无言以对。
在嘉峪关城楼西面是“天下雄关”碑。清嘉庆十四年(1809),肃州总兵李廷臣视察防务至嘉峪关,见关势雄伟,气宇非凡,便写下了“天下雄关”四字,后来镌刻成碑,立于嘉峪关东关坊一里道左。石碑坐南向北,碑高3米,宽85厘米。“天下雄关”四字,每字高59厘米,宽45厘米。右上刻一行小字:“嘉庆十四年肃外隐兵李廷臣书”。
位于嘉峪关关城北石关峡口北侧黑山北坡的是悬壁长城,属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。始筑于明嘉靖十八年(1539),原长1.5公里,为片石夹土墙,现存长城750米,其中有231米的黄土夯筑城墙攀缘于高l50米、倾斜度为45。的山脊上,好似凌空倒挂,因而得名“悬壁长城”。顺城墙顶拾级而上,平坦处如履平地,陡峻处如攀悬崖,令人不由得胆战心惊。
位于嘉峪关关城南与祁连雪峰隔河相望的“天下第一墩”,是明代长城西端第一个台墩起点。第一墩由明代甘肃镇肃州兵备道李涵于嘉靖十八年(1539)修筑。原台长、宽、高均为l4米,呈正方形棱锥体,后来部5-)'N壁塌毁,只有现存的台墩依壁而立,其险无比。
岗峦重叠戴雄关,关势峥嵘霄汉间。
多谢有情关上月,照人西去又西还。
嘉峪关气势宏伟,雄风浩荡,是一件伟大的建筑艺术品,难怪使得古今多少人在朗月清风的陪伴下西去又西还呢!